馬鈴薯淀粉在減少碳足跡方面的潛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根據研究,肥料是馬鈴薯種植階段碳足跡的主要來源,占到77.72%。通過使用控釋肥等技術,可以減少氮肥的使用量,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從而減少碳足跡。例如,使用易邁施控釋肥替代傳統氮源可以減少20%的氮用量,同時減少11%的碳足跡。
減少農業廢棄物:馬鈴薯淀粉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渣可以通過合理的發酵處理工藝,轉化為對動物有保健效果的發酵飼料或對土壤有改良效果的生物菌肥,提高產品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實現零排放和零污染。
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歐洲的馬鈴薯淀粉加工業采用循環發展模式,如農場供給原料,汁水加工為有機肥反哺農場,這種模式有助于減少碳足跡。
優化灌溉和農膜使用:除了肥料外,農膜和灌溉也是馬鈴薯種植階段碳足跡的重要來源。通過優化灌溉技術和減少農膜使用,可以進一步降低碳足跡。
提高淀粉和蛋白質的回收利用率:通過物理、化學等方法提取馬鈴薯細胞液中的蛋白質,凈化水資源,同時創造經濟效益,減少廢水排放。
清潔生產系統:實施“全進全出”的清潔生產系統,對增強馬鈴薯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減少環境污染。
厭氧處理生產甲烷:馬鈴薯淀粉廢水通過厭氧處理可以生產甲烷氣體,這是一種資源化利用的方式,可以減少碳排放。
優化種植區域:研究發現,西南單雙季作區和南方冬作區的減排潛力最大,其次是中原二作區和北方一作區,這意味著通過優化種植區域可以減少碳足跡。
通過這些措施,馬鈴薯淀粉產業可以在減少碳足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